从文物中看古人过冬的N种方式
2024/1/5



从文物中看古人过冬的N种方式

       仲冬时节,自然界万物闭藏。古人认为,这段时间应该顺应天时,以敛阴护阳为原则。在生产和交通条件不发达的古代,冬日人们出门的频次会大大降低。《后汉书》中记载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”,意思是冬季到来,这期间不开朝会,所有军队、官员以及商人一律休息,各家好友可以随意串门。那么,古人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冬呢?通过一些文物,我们可以窥探一二。

      首先,要保证取暖,在没有暖气和电的千年之前,人们通过什么方式保障“冬季供暖”呢?我们的祖先很聪明,早在春秋时期,就发明了可移动的取暖器具——燎炉。


   “ 王子婴次”青铜炉出土于河南省新郑李家楼,火盆腹部较浅,形制小而简单。与炉配套出土的炭箕或漏铲,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。

       但这类小型火炉提供的热量有限,为了让整个房屋都暖和起来,古人做出了很多探索,秦代建筑师们设计出了大型取暖设施——“壁炉”。


       1974年,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一号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类似壁炉的遗迹。这些壁炉炉身由土坯砌造,炉膛呈覆瓮形,可使热气在膛内有充分回旋余地,便于炉烟迅速排出。“入”字形的炉顶有利于扩大散热面积。炉口前有灰坑,炉左侧有存放木炭的炭槽,木炭燃烧时间较长,可长时间保持室温。保证了室内整体温度还不够,想要随时随地让自己暖和起来怎么办?别急,古代的“暖宝宝”闪亮登场!唐代,工匠们打造了一款迷你取暖神器——香囊,这可不是用布做的香包,而是香球与火炉的结合,可随身携带,有取暖、熏香、装饰等多种用途。


       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就是典型代表,它的精妙之处在于下部球体中的机环,内层放置了一个装香料的香盂,运用巧妙的重力设计,使得无论佩戴者如何晃动,香盂总能保持平衡,不会让燃烧的香料洒落出来,放在被中、随身携挂既能熏香,又可保暖。而这一原理在近代才被欧美广泛应用于航空、航海领域,设计构思令现代人叹绝。保暖措施做好了,大冷天的吃点什么呢?现代的我们有热奶茶、烤红薯、糖炒栗子、糖葫芦这“入冬四件套”,古人也有过冬“吃喝指南”。“多喝热水”绝不是一句应付人的话,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,烧水煮汤是冬季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新石器时代,先民们就发明和使用了陶质炊具,陶鬲是出现较早的用于烧汤和煮熟食物炊具,反映了那一时期“水熟”烹饪工艺的基本特点,被誉为“了不起的发明”。


         商洛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陶鬲为商代器物,2001年出土于商州东龙山遗址,它有着三条肥胖的袋状腹足,三只脚能够让它稳稳站立,腹足内部中空,可盛放食物汤汁。我国酿酒饮酒的习惯流传已久。“冻笔新诗懒写,寒炉美酒时温”,暂停创作,烤火喝酒,这是诗仙李白的冬日生活。但为了养生,冬季宜饮温酒。用于温酒的器皿可就太多了,比如这件青铜四神温酒炉。

     

       它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西汉墓,炉身上部为椭圆形,四壁雕镂四神像;下部呈长方形,曲柄,炉底有火箅子。炉下四足雕成侏儒形,反手共抬炉体。耳杯为椭圆形口,带长柄。将燃烧的炭火放在炉内,杯中添酒,就可以给酒加温。冬天跟亲朋好友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并不是现代人的专享,西汉时,就有“多格火锅”可享用啦。


       这是目前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分格铜鼎,现藏于南京博物院。商周时期,铜鼎一直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国家礼器。到西汉时,铜鼎又回归了最初烹煮食物的功能。这件分格铜鼎以四块隔板与一件圆筒将整个鼎内分为五块独立区域,不同种类的肉同步分开煮熟,不会串味儿。

       此外,聚会烤肉也是寒冷季节的不错选择,古人的烤肉盘非常精致。

       来自甘肃省灵台县博物馆的汉代圆盘联三釜铜灶,青铜材质,用一个圆盘将三个大小一致的釜品字形联结,三个釜可同时烹煮不同食物,圆盘还可烘烤其它食品,结构奇特,至今还是同类文物中的孤品。

来源:群众新闻网




导览
展览
资讯
文化

武侯墓微信公众号

网上订票
地址:陕西汉中勉县定军山镇    订票热线:86-916-3316453
版权所有:陕西汉中勉县武侯墓博物馆    陕ICP备16008655号-1  在线访问人数累计: